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资料» 仲裁地法院以并非约定管辖法院为由驳回申请人的指定仲裁员申请(印度案例)

仲裁地法院以并非约定管辖法院为由驳回申请人的指定仲裁员申请(印度案例)

20191024日,在Unknown vs By Advs, Arb.No.18/19一案中,仲裁地法院驳回了申请人的请求任命仲裁员的申请,理由是涉案的公司章程中的管辖权条款有明确的专属管辖权约定,其约定的法院并非本案法院,因此本案法院无该事项的管辖权。

一、背景介绍

申请人Kerala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 挂靠于于Kerala邦体育理事会,根据第二被申请人TableTennis Association of Kerala的《组织章程备忘录》附件AAnnexure A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第48条向法院请求任命独任仲裁员。

该条规定,第一被申请人TheTable Tennis Federation of India及其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组成部分之间发生的所有争议均应提交仲裁(all disputes arising between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and its constituents, and among the constituents themselves, shall be referred to arbitration)。

第一被申请人于20183月要求申请人修改其章程以符合第一被申请人的章程细则,并撤销公职人员和退伍运动员协会的投票权。法院之前指示了Kerala邦体育和青年事务部助理主任对本问题再加以审议。而虽然此事尚待政府处理,但第二被申请人于20189月将申请人从第一被申请人联合会中除名,并决定修改联合会章程。申请人在本案法院对该除名提出异议,并请求中止该除名程序。与此同时,申请人于201811月召开特别大会,并修订其章程,撤销公职人员和退伍运动员协会的投票权,并向第一被申请人向通报了这一事实。因此,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应该撤回其对申请人的除名。

法院要求第二被申请人撤回申请人提出的撤回除名申请。此后,第一被申请人再次确认了对申请人的除名,决定是其执行董事会作出的。在该会上第一被申请人还决定修改章程,将其规定改为选人独任仲裁员是该联合会的主席的专属权力。因此,就改争议,申请人依照第一被申请人的《组织章程备忘录》拟提起仲裁,而第一被申请人的章程规定的是独任仲裁员,因此法院应任命一名仲裁员来解决争议。第一被申请人任命Sri.ShekharRaj Sharma为独任仲裁员。

申请人主张,根据Walter Bau AG. v.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Greater Mumbai and another [(2015) 3 SCC 800]一案,一旦承认存在仲裁条款并且当事各方未能就仲裁员人选达成协议,则相应的法院必须根据商定的程序任命仲裁员。根据Young Achievers v. IMS Learning Resources Private Limited [(2013) 10 SCC 535]一案,只有在合同被另一个合同取代的情况下,作为较早合同一部分的仲裁条款才会被失效。但是,若基于原始合同出现,则应当依照原始合同的仲裁条款来解决该争议。根据National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v. Boghara Arb.No.18/19 Polyfab Private Limited[(2009) 1 SCC 267],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仲裁条款以及当事方是否已向正确的法院提起诉讼。依照Indus Mobile DistributionPrivate Ltd. v. Datawind Innovations Private Ltd. [2017(2) KLT 665 (SC),申请人主张,一旦指定了仲裁地,则只有对仲裁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才有权根据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9条和第11条受理申请。在本案中,协议规定了仲裁地点,因此,仲裁地的本案法院有权任命仲裁员。根据Firm Ashok Traders v. GurumukhDas Saluja [AIR (2004) SC 1433],申请人主张,即使根据《合伙企业法》第69条的规定有有关于对诉讼的禁止,但这并不影响根据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9条提出的申请的效力。申请人特别提请法院注意Delhi High Court in Delhi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 v.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of India Arb.No.18/19 [Arb.P.No.149/2009 dated 18.9.2009]案,该案中德里高等法院考虑到被申请人的《组织章程备忘录》的附件A的有关规定,认为除非在大会上以第2/3票赞成的决议通过,否则不得修改该章程。此外,即便有该修改,除非会议另有决定,否则该修改也只能从第二年年初开始生效。此后,就该案中的仲裁条款而言,该案被申请人并未获得任命仲裁员的特权,因此法院根据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11条第6款可自由任命独任仲裁员。

该案被申请人主张有关仲裁的问题必须根据被申请人的修改后的章程来决定。根据Britannia Industries Ltd.(M/s.)v. R.Easwaran [2018 (3) KLT 832]226条规定的高等法院的管辖权仅在诉因(causeof action)发生在高等法院的领土管辖权范围内、且在其他情况下不产生诉因时方得援引。依照最高法院S.P.Singla Constructions Pvt.Ltd. v. State of Himachal Pradesh, [(2019) 2 SCC 88],一旦一方当事人根据仲裁条款任命了一名仲裁员,那么依照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11条第6款行使权力的法院就不能任命另一人为仲裁员。而在Swastik Gases Private Limited v.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imited [(2013) 9 SCC 32]案中,最高法院认为,若诉因发生在一个以上的地点,当事各方同意选定特定地点的法院管辖权;而法院是否有权根据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11条第6款对该请求享有管辖权则依照合同中规定的管辖权条款来确定。

二、法院认定

在本案中,申请人主张《组织章程备忘录》中的管辖权条款规定的有管辖权的法院是德里的法院。如果《组织备忘录》中的这一规定对印度法院行使其司法管辖权审查,若诉因由产生于本法院的管辖范围内该规定可能不足以排除该法院的管辖权。但是,如果申请是根据1996《仲裁与调解法》第11条第6款提出的,则要予以考虑,而该法院必须是根据该法第2条第e款规定的适当法院

1996年《仲裁与和解法》第2条第e款对法院的定义如下:

e)法院是指-

i)如果是国际商事仲裁以外的其他仲裁,则是该地区有初审管辖权的主要民事法院,包括行使其普通原审民事管辖权的高等法院,并且若该仲裁是诉讼则该法院对该案的标的有管辖权的法院,但不包括在该主要民事法院的任下级的何等级的民事法院或任何小型诉讼法院;

ii)就国际商事仲裁而言,高等法院行使其普通的原审民事管辖权,并且若该仲裁是诉讼则该法院对该案的标的有管辖权的法院;而在其他情况下,则由具有管辖权审理其下级法院的上诉的高等法院。

(i)In case of an arbitration other th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principal Civil Court of original jurisdiction in a district and includes theHigh Court in exercise of its ordinary original civil jurisdiction, having jurisdiction to decide the questions forming the subject-matter of thearbitration if the same had been the subject- matter of a suit, but does not include any Civil Court of a grade inferior to such principal Civil Court or any Court of Small Causes;

(ii)in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the High Court in exercise of its ordinary original civil jurisdiction, having jurisdiction to decide the questions forming the subject-matter of the arbitration if the same had been the subject-matter of a suit, and in other cases, a High court having jurisdiction to hear appeals from decrees of Courts subordinate to that High Court ."

即使对申请人在其仲裁请求中考虑《组织章程备忘录》附件A的情形,该《组织章程备忘录》也包含有关管辖权的规定:

47.管辖权

不得在除联合会(Federation)注册办公室所在地的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外的任何法院提起与联合会事务有关的任何事项的诉讼。

47.Legal Jurisdiction No suit in respect of any matter relating to the affairs of the Federation shall be instituted in any court save and except in court of competent jurisdiction of the place where the Federation's Registered office is situated.

申请人与第一被申请人联合会中除名的争议属于与联合会事务有关的任何事项的任何事项涵盖的范围。因此,若对该事项提起诉讼,则依照《组织章程备忘录》中的仲裁条款,1996年《仲裁与和解法》第2条第e款项下定义的法院不是本法院,因此根据第11条第6款提出的与仲裁有关的仲裁请求将无法由本案法院审理。(applicant for preferring this arbitration request, the 'court' as defined under Section 2(e) would not be this Court and therefore an arbitration request under Section 11(6) would not be maintainable before this Court.

因此,法院认为申请人主张的协议第47条仅规定了仲裁的审理地(venue),并且由于可以本案申请可在本院受理,因此也可在本院审理这一观点错误。虽然附件A中关于管辖权的条款无法排除《印度宪法》第226项下的撤销本院的管辖权,但综合起来参考的时候,本案法院需要特别参考1996年《仲裁与和解法》第2条第e款的法院的权限问题。鉴于附件A所载的管辖权条款,本案法院认为其对本申请无管辖权,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三、评论

本案中潜在的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有许多(若争议由诉讼解决的话),而涉案的组织的章程中规定的是组织注册办公室所在地的法官有争议的专属管辖权。虽然本案申请人发起仲裁程序,已经有了仲裁地,但仲裁地法院基于组织章程中的专属管辖约定认定诉因不在其管辖区域内,而考虑了1996年《仲裁与和解法》第2条第e款的法院的权限问题,认定当事人的组织除名争议受到组织章程的专属管辖约束,而不是依照通常的由仲裁地法院包揽与仲裁有关的司法活动而对仲裁案件的申请行使管辖权,由此依照《组织章程备忘录》中的专属管辖规定,认定其自身没有管辖权,并且绕开了第二被申请人修订《组织章程备忘录》的问题。本案表明在印度法上当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或者排除仲裁地法院的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