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资料» ICSID仲裁庭多数意见裁决自身没有属时管辖权(ICSID案例)​

ICSID仲裁庭多数意见裁决自身没有属时管辖权(ICSID案例)​

2017818日,在EuroGas Inc. and Belmont Resources Inc. v.Slovak Republic, ICSID Case No. ARB/14/14一案中,裁决请见:ICSID网站申请人提起ICSID仲裁,主张就其斯洛伐克的滑石矿床投资方面,斯洛伐克共和国违反了BIT中的公平和公正待遇、全面保护及保障、以及征收保护条款。仲裁庭认定,由于根据美国犹他州法律主张的事实合并,以及就两个BIT的争议时间点而言缺乏二BIT项下的属时管辖权(Ratione Temporis),该投资主张缺乏连续性,进而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然而Emmanuel Gaillard教授对多数裁决持反对意见,认为斯洛伐克政府将采矿权转让给VSK矿业以改变其之前的做法时,在那个时间点上产生争议,因此仲裁庭对其有管辖权

 

一、事实背景

Euro Gas Inc.(简称EuroGas II)是根据美国犹他州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Belmont则是根据加拿大法律注册的公司。二者统称“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申请人根据《美国-斯洛伐克双边投资协议(BIT)》和《加拿大-斯洛伐克BIT》对斯洛伐克共和国提起ICSID仲裁。

 

20世纪90年代,斯洛伐克政府从外国招商引资以开发GemerskáPoloma talc滑石矿床。Rozmin是根据斯洛伐克共和国法律注册成立的公司,并获得了该矿床的无限期的普通采矿授权。依照《采矿法》该矿区于1997年移交给Rozmin。《采矿法》还规定,旨在当地有关部门划批给某单位一个挖掘区时,该单位才有权挖掘该区。而后,EuroGas成为Rozmin的间接股东。

 

斯洛伐克议会于2002年通过《采矿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了挖掘单位划批的新规则,其中规定如果在划批到矿区之后该单位3年内未开始开挖,或者开挖被中断3年以上,则该区域将被取消或重新划批。

 

Rozmin200295日申请延长其采矿许可,该程序要求各种批准声明以及新的计划。当地有关机关基于Rozmin未能提交必要文件,从而关闭了延期程序,致使采矿活动授权失效。但是, Rozmin上层机关上诉后,该程序又重新启动。然后Rozmin20061113日获得该许可。然而,该程序的关闭导致授权从2001101日到20041118日失效,超过了3年。2005421日,当地政府为划批矿区进行了招标程序,将该区批给了另一家斯洛伐克公司;该公司后来被VSK Mining吞并。

 

Rozmin就此在斯洛伐克法院提起诉讼,结果是斯洛伐克最高法院于2011518日判决2002年修正案取消Rozmin权利的决定“不成熟、不清楚、理由不足”,并且认将该矿划批给VSK Mining是非法的。

 

20111031日,作为Rozmin的间接股东,EuroGas II根据《美国-斯洛伐克BIT》发出仲裁申请,称斯洛伐克政府不遵守斯洛伐克最高法院的判决。之后斯洛伐克当地有关机关在2012330日将矿区的专有权重新划批给VSK Mining,并于201281日得到上级机关确认。 20131223日,申请人依据《美国-斯洛伐克BIT》和《加拿大-斯洛伐克BIT》发出最终仲裁申请,主张斯洛伐克违反了二BIT中的公平和公正待遇、全面保护及保障、以及征收保护条款。

 

此外,申请人主张EuroGas II是名为EuroGas IncEuroGas I)的公司的延续。 2001年,EuroGas I根据美国犹他州法律被行政解散。 20161028日,EuroGas I财产的受托人成功获得破产法院批准,无论RozminEuroGas GmbH在该财产中拥有何等权益,该财产将“溯及既往地被抛弃”(abandon nuncpro tunc)。EuroGas II EuroGas I之前有达成《联合一致同意决议》(Joint UnanimousConsent Resolution),被申请人主张该决议无效。

 

本案的主要争议点是就BIT项下管辖目的而言,国内法上的合并的有效性、被申请人国关于管辖权的禁反言、二BIT的属时管辖权(RationeTemporis)上的争议的界定和时间点的计算。

 

本案仲裁庭成员均为国际仲裁领域的泰斗,具体构成为Pierre Mayer教授(首席),EmmanuelGaillard教授(边裁)和Brigitte Stern教授(边裁)。

 

二、当事人的立场

1EuroGas II是否是仲裁的适格当事人

1)被申请人主张EuroGas II不适格

被申请人斯洛伐克政府认为,仲裁庭对EuroGas II的主张没有管辖权,因为(1EuroGas II不拥有所称的在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投资,因此不适格,并且(2)《美国-斯洛伐克BIT》项下的权益不能由EuroGas II享受,理由是该公司在美国没有实质性业务活动,且该公司由德国公民控制。

 

被申请人称,申请人虚假陈述EuroGas II的身份。调查显示,本案中的EuroGas II2005年成立的主张不实,这导致EuroGas I /EuroGas II两个实体之间的混淆和错误引述。EuroGas II2005年起就对自己作为申请人的地位给出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的解释” 。

 

EuroGas II无法获得在Rozmin的投资的权益,理由是EuroGas I在破产后并未保留其权益,主张根据美国《破产法》相关条款的特别规定,EuroGas IRozmin的权益仍然属于破产财产。被申请人还主张,申请人的论点事实上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EuroGas II受托人知道EuroGas IRozmin中的权益,但是有证据表明EuroGas I 故意对其隐瞒”。依照美国《破产法》EuroGas II并未从破产程序中带着该投资作为EuroGas I的继承人存续下来。

 

被申请人主张,即使EuroGas I的确拥有对Rozmin的权益,该仲裁庭仍将缺乏管辖权,理由是EuroGas II永远不可能本案所涉的投资而成为申请人,原因是EuroGas IIEuroGas I达成的《联合一致同意决议》是伪造的,依法无效。

 

EuroGas II不能与EuroGas I合并或承担本案所涉的投资,理由有二:首先,事实合并原则仅适用于后继者责任案件,是一种保护实体的债权人的救济措施,但本案中EuroGas I将其全部资产出售给EuroGas II但保留了其负债然后破产。其次,根据犹他州法律,EuroGas I没有能力与EuroGas II合并,理由是解散的公司无法合并。《犹他州法典》指出,已解散的公司“除进行清盘和清算其业务和业务的适当活动外,不得开展任何业务”(a dissolved corporation “may not carry on any business except that appropriate to wind up and liquidate its business and affairs”)。被申请人还主张已解散的公司未能寻求在两年内恢复原状则“没有法律行为能力”并且无法开展任何活动。

 

即使根据犹他州法律假设EuroGas I具有进行合并的法律能力,其所主张的合并仍将无效,理由是其并未按照犹他州法律的规定在犹他州公司法人部注册(Utah Division of Corporations)。根据美国破产法,被申请人主张,EuroGas I也缺乏根据《破产法》第727a)(1)条进行合并的能力,理由是条禁止法院在第7章程序中解除公司债务人的债务。

 

犹他州公司法明确禁止合并溯及既往生效;当针对EuroGas I的破产请求提出时,根据《破产法》第362条的规定,就“自动中止”生效了,以防止破产财产中的任何部分的灭失。因此,《联合一致同意决议》旨在使合并于20051115日生效(此中止生效时),因此是无效的。

 

被申请人主张,若EuroGas II适格,则导致EuroGas I出售了其在EuroGas GmbH中的股份,但在ICSID主张中主张二者同一,因此两个主张自相矛盾。因此,仲裁庭将需要在每个时间点查明这些资产中的每一项,并分析对管辖权的后果,即在EuroGas IIMcCallan收购股权之前;在EuroGas IIMcCallan收购股权后;从2007713日至201264日;从201264日起,EuroGas II致使McCallan将其在EuroGas GmbH中的权益转让给其瑞士子公司。根据被申请人的观点,对这些时间要素的分析将导致裁定仲裁庭缺乏属时管辖权

 

2)申请人主张EuroGas适格

申请人认为其在仲裁中没有出现任何失实陈述,EuroGas II 接管了EuroGas I的本体和业务。

 

针对被申请人的管辖权异议,申请人提出:(a)仲裁庭应尽量避免受理该异议,其理由是这会侵害除了被申请人以外的所有方的利益,而且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根据美国法律无权在仲裁中提出该主张;bEuroGas II是该投资的合法所有者。

 

申请人认为,若仲裁庭接受接受对EuroGas IIRozmin的所有权权益提出的异议,则尽管被申请人根据美国法律无权提出的异议,但在仲裁中却可以这么做,这样的话被申请人是该情形下的唯一受益方,这样对申请人而言不公平。这将导致以下结果:

aEuroGas IIRozmin的权益将保留在破产财产中,并且永远不会得到分配。破产财产将没有经济能力自己提出诉讼/仲裁;受托人不主动承担提出诉讼/仲裁的责任;并且通过拍卖出售Rozmin的权益不会产生有价值的回报,这将没有任何商业意义。因为没有除原EuroGas I公司以外的其他实体可以被视为真正的投资者,因此该资产价值是非常非常低的。

bEuroGas I的股东将拥有的是一家已破产公司的股份,而不是拥有“状态良好”的EuroGas II的股份。

cEuroGas I的债权人将仍然是已解散的EuroGas I公司的债权人,没有任何保护。

d)被申请人不需要对其违反国际法的后果负责。

鉴于此,申请人主张,EuroGas II是唯一能够成功地追究斯洛伐克共和国违反国际法责任的当事方。

 

据申请人称,被申请人的异议缺乏实质。EuroGas I拥有Rozmin的权益,并在破产中存续下来。没有任何东西阻止终结其业务;并且EuroGas IEuroGas II有效合并,成为本案投资的合法所有者。

 

申请人主张EuroGas I本就可以在破产中存续下来,其在Rozmin中的的权益完好无损。被申请人的解释依据的是对《美国破产法》的最严格解释,与美国法院本身的做法相抵触,并且无视本案的特殊情况。这种解释与国际法和“形式胜于实质”(form oversubstance)原则所要求的诚实信用解释(the good faith interpretation)不一致。尽管一些美国法院裁定除非在破产程序中正式安排有抛弃破产财产的内容,否则受托人不能抛弃财产,但其他法院认定,当受托人知道资产存在并选择如果不对其进行划批,则该资产被视为已被抛弃。

 

申请人主张破产财产受托人事实上或有建设性地了解了EuroGas I作为破产人在Rozmin中的利益,理由该利益已在EuroGas IISEC公开文件中被报告出来,并已记载在受托人及其会计师审核过的数据和税务文件中,而Rozmin对政府决定的异议从20059月起就能在在线新闻文章中找到,受托人很容易发现该情况。因此,申请人主张,由于受托人决定不积极管理EuroGas IIRozmin中的权益,该权益被抛弃,又回到EuroGas II手里。

 

申请人主张,根据犹他州法律,解散的公司的确在法律上继续存在。被诉人所依赖的判例已于1992年被废除,新法律允许公司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来终结其业务,并且对诉讼/仲裁没有两年的时效限制。因此,EuroGas I有能力采取任何必要行动以终结其业务,包括与EuroGas II合并。

 

申请人主张美国破产程序无法阻止EuroGas II终结其业务,因为破产不导致公司解散;理由是破产受美国联邦法律管辖,而公司实体的创建和解散则受州法律管辖;立法文件中考虑了债务人的存续;并且相关的美国判例法确认,第7章程序不解散公司。

 

不仅如此,《联合一致同意决议》允许进行F型重组,EuroGas II借此接纳了EuroGas I的所有资产、负债和已发行的股票。

 

申请人认为,经修订的犹他州《商业公司法》没有任何规定阻止已解散的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合并。申请人还主张,根据犹他州成文法和判例法,仅在法定合并的情况下,注册合并的要求是强制性的,而事实合并没有此要求。

 

申请人认为,EuroGas IEuroGas II的合并符合四项标准:管理的连续性;股东的连续性;前公司EuroGas I停止一般业务;继承公司EuroGas II承担继承责任。申请人还提出,犹他州法院将确认这种合并,特别是因为在EuroGas IEuroGas II或两者之间的合并中都拥有权益的所有当事方都从该合并中受益。因此两家EuroGas II公司根据普通法原则中的事实合并而合并。

 

犹他州公司法明确禁止合并溯及既往生效;当针对EuroGas I的破产请求提出时,根据《破产法》第362条的规定,“自动中止”生效,以防止破产财产中的任何部分的灭失。因此,《联合一致同意决议》旨在使合并于20051115日生效(此中止生效时),因此是无效的。

 

 

申请人主张,虽然犹他州法规定破产请求提出时公司合并自动中止,但是该自动终止在20073月就被取消了,而《联合一致同意决议》是在20087月生效,发生在取消的一年后,因此不会对自动中止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联合一致同意决议》不因其溯及既往的效力而排除合并的有效性。

 

2BIT的拒绝利益条款对EuroGas的效力

1)被申请人主张,BIT的拒绝利益条款使得本案仲裁庭对EuroGas II无管辖权

被申请人认为,拒绝利益条款涵盖了所有“本条约的利益”,因此适用于BIT的程序利益,即提起仲裁的权利。被申请人主张,由于EuroGas II由第三国国民控制,并且在美国没有实质性的商业活动,因此满足了I.2拒绝利益条款的要求。

被诉人依照其在提出仲裁请求前一年已通过信函拒绝了EuroGas II的仲裁权而提出主张。

 

2)申请人主张,BIT的拒绝利益条款不阻碍对EuroGas II的管辖权

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未能证明EuroGas II在美国没有实质性的商业活动,其举证不及时,根据ICSID仲裁规则第41条,管辖权异议需要在受理时就提出,而被申请人延迟。此外,即使异议有可采性,被申请人的主张也会因其缺乏事实基础而被驳回,因为(aEuroGas II并未属于该条款规定的申请人,是做“空壳公司”的“搭便车”投资者,ICSID公约可对其合理合法地拒绝授予ICSID条约的便利;bEuroGas II作为一家小型采矿公司的地位,而被申请人不能证明EuroGas II缺乏商业活动;c)被申请人未能指明公司必须在什么时候缺乏实质性的业务活动才能属于BIT的第I.2条规定的情形,因此,如果公司在投资有效期内的任何时候从事必要的“实质性的业务活动”(substantial business activities),则从事该活动都显示出对该国经济的高程度的投入。

 

3)被申请人的反驳

对于被申请人晚提管辖权异议而造成的禁反言,被申请人认为,基于201252日的信中的陈述为满足禁反言的要求,理由是没有明确的事实陈述,所作的陈述并非无条件的,申请人也没有真诚的依赖该陈述。被申请人还认为,Belmont可以使用加拿大和斯洛伐克之前的BIT,且并未阻碍与Rozmin的国内诉讼同时进行或代替Rozmin的国内诉讼而根据先前的BIT提起的诉讼。最后,他们认为Belmont已经有7年多的时间来提出主张但其却选择等待,这意味着其接受其主张可能会超出时效的风险。

 

3、根据《加拿大-斯洛伐克BIT》,仲裁庭对Belmont是否有属时管辖权

1)被申请人主张,仲裁庭对Belmont缺乏属时管辖权

被申请人认为,仲裁庭对Belmont的主张没有管辖权,因为(1Belmont2001年将其投资的所有权出售给了EuroGas I,因此对该投资无所有权;(2)《加拿大-斯洛伐克BIT》仅覆盖2009314日之后发生的争议,申请人主张的所有违反条约的行为均发生在该日之前。

 

被申请人主张,仲裁庭的属时管辖权的依据是《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15条第6款,该条款将条约的适用范围“限制为在生效前3年内发生的任何争议。”

ARTICLE XV

6.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notify the other in writing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cedures required in its territory for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Agreement. This Agreement shall enter into force three months after the latter of the two notifications. Upon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Agreement,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Czech and Slovak Federal Republic for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s, done at Prague on 15 of November 1990, shall be terminated except that its provisions shall continue to apply to any dispute between either Contracting Party and an investor of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that has been submitted to arbitration pursuant to that Agreement by the investor prior to the date that this Agreement enters into force. Apart from any such dispute, this Agreement shall apply to any dispute which has arisen not more than three years prior to its entry into force.

 

因此,条约生效之日为2012314日,其3年截止日期为在2009314日,因此在后者之前发生的任何争议均未包含在BIT中。被申请人主张,确定争议的正确日期是发生争议本身的客观日期,而不是将诉求明确表达为程序请求的日期。因此,2005年对Rozmin的挖掘区的划批是该争议的唯一来源。在此期间2011518日的最高法院的判决和201023日到201281日的将矿区的专有权重新划批给VSK Mining,并得到上级机关确认的行为不是确定主张依据时间有效性的正确日期。

 

据被申请人称,Belmont已于2001327日将其在Rozmin57%股权出售给了EuroGas I。因此,被申请人认为,Belmont不再拥有Rozmin的任何股份,因此没有标的物管辖权(RationeMateriae)来提出主张。被申请人还认为,根据签署《购股协议》时生效的《斯洛伐克商业法》,Belmont注册为Rozmin的股东在法律上并无特别意义。被申请人认为,即使Belmont仅将Rozmin的股份作为抵押,也仅相当于Rozmin的担保权益,这会使Belmont成为债权人,而不是投资者。最后,被申请人主张EuroGas II至少已成为Rozmin57%权益的衡平法上的所有人,因此,Belmont作为名义上的所有者,并不等于在一般法律原则下具有良好信誉的投资者,即“实衡平法上的财产所有人是真正的利益相关方”。因此Belmont不得就其并不拥有的投资提出主张。

 

2)申请人主张,仲裁庭对Belmont具有属时管辖权

申请人主张:(a)由于被申请人在201252日的信中表示即时争议尚未成熟,因此其由于禁反言原则不得提出异议;(b)尽管重要事件发生在该日期之前,对该争议而言的关键日期发生在2009314日之后。

 

除禁反言问题之外,申请人主张不应将导致争议的事件积累实际争议的提出相混淆;当申请人的主张遭到被申请人反对时,争议就已经形成;当Rozmin在斯洛伐克境内提出诉讼时,由于当事人和权利所依据的有所不同,该争议并未发生;争议实际是在201281日发生的,当时有关机关确认了对矿区的重新划批,而鉴于申请人的用尽当地救济措施的义务,仲裁是及时进行的。

 

不仅如此,申请人主张,由于转让Rozmin股份的条件并不满足,Belmont仍然是Rozmin 57%的权益的所有者。理由是:不可退还的特许权使用费尚未全额支付;由于矿场从未进入商业生产,因此在定金增加后售出的所有滑石的2%的使用费尚未支付;并且其初始投资价值的125%的付款尚未全额收回。申请人还主张,由于EuroGas I2001年解散,并且根据犹他州法律,解散后的公司仅在终结和清算其业务(不包括收购新资产或发行新股)时才可以签订协议,。

 

不仅如此,申请人主张,由于Belmont持有Rozmin 57%股份的担保/抵押权益,该权益属于《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Id)(ii)条中“投资”的定义,其中包括“在股份或公司中的其他权益,或在公司资产中权益”(shares of stock or other interests in a company or interests in the assets thereof)。

 

三、仲裁庭多数意见

1EuroGas II是否具备《美国-斯洛伐克BIT》的投资者资格

仲裁庭首先确定,EuroGas II需要证明两个事实:(a)当破产程序关闭时,EuroGas I拥有EuroHas GmbH的股份,从而拥有与2005年矿区转让有关的求偿权;bEuroGas I有效地将滑石的划批及其上的求偿权转让给了EuroGas II

 

1EuroGas I是否从拥有滑石/划批主张的破产程序中存续下来

在对事实情况和适用于破产的法律进行分析之后,仲裁庭认定,自2004518日起,重新划批求偿权是EuroGas I的财产;理由是求偿权已由破产财产受托人有抛弃,因此回复到EuroGas I手中;或受托人未抛弃该求偿权,因此该求偿权仍然留在破产财产中,又回到EuroGas I手里。

 

2EuroGas I是否与EuroGas II有效合并?

仲裁庭通过申请人所谓的“事实合并”理论来分析《联合一致同意决议》的效力,并处理被申请人提出的两个点,即。 EuroGas I作为一家已解散的公司,除为终结其活动的目的外,无法签订合同;由于《联合一致同意决议》违反某些法律规定,因此EuroGas IEuroGas II不得合并。

 

首先,仲裁庭得出结论,根据犹他法,EuroGas I并未因解散而被阻止与EuroGas II进行合并。但仲裁庭强调,这与在本案中是否确实有合并发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在第二个关键的合并问题上,仲裁庭首先指出,本案所谓的事实合并不符合犹他州的合并的法定要求,在这一点没有争议。本案的争议点是,“《联合一致同意决议》是否有可能在不遵守犹他州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让两公司进行合并”(any possibility for the Joint Resolution to effectuate a merger without complying with the Utah law statutory requirements)。仲裁庭的结论是,EuroGas II未能根据犹他州法律(无论是成文法还是普通法)确立任何依据以使得《联合一致同意决议》可以达到有效合并。该认定的依据是《联合一致同意决议》仅仅是仅是董事同意进行继续进行转让活动的记录,并不能将EuroGas I的权利和义务实际转移到EuroGas II(As noted by Mr. Gardiner, the Joint Resolution falls short of an actual transfer of rights and liabilities from EuroGas I to EuroGas II. The Joint Resolution records the signatories’ (i.e.: the directors’) agreement to proceed with the transfer, but it also records their (justified) doubts as to the necessary legal steps to be taken to render the transfer effective and valid. The Joint Resolution indeed records that:

 

RESOLVED FURTHER, that a confirmatory transfer of the assets of the Predecessor Corporation to EuroGas, Inc (incorporated on November 15, 2005) is hereby authorized and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officers and directors of the Predecessor Corporation is hereby authorized to execute, on behalf of the Predecessor Corporation, those documents necessary, if any, to confirm transfer of any personal property and liabilities from the Predecess or Corporation tothe new successor EuroGas, Inc.)

 

2Belmont是否符合《加拿大-斯洛伐克BIT》中的投资者资格

仲裁庭指出,加拿大与斯洛伐克BIT15条第6款规定,该条约“仅适用于在生效前不超过3年的任何争议。”该BIT2012314日生效,因此争议必须在2009314日或之后发生,才能适用该BIT

 

3、被申请人是否依照《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156)条被禁反言?

仲裁庭指出,申请人主张的被申请人在201252日主张为时过早,不能引发争议解决程序,而后就得被禁反言而不得提起仲裁的说法“过分并缺乏根据”(excessiveand unsupported)。这是因为本案所涉信件对此有明确保留;所谓的“过早”是在斯洛伐克国内的争议仍悬而未决之际进行的谈判,而不是条约背景下的争议本身;BIT的属时管辖权的适用性仅取决于缔约方的意图。

 

4、依BIT而起的争议与斯洛伐克国内法院审理的争议是否有区别?

二争议若同一,则争议发生在斯洛伐克国内法院作出之后。若不同,则BIT的争议时间点另算。

 

仲裁庭考虑了Belmont主张的必须将争议与导致争议的各事件的积累区分开来,并在某种意义上同意这一说法,即相关日期是争议发生的日期。

 

仲裁庭援引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PCIJ)的Mavrommatis案中对争议的表述为“在法律或事实问题上存在分歧,两人之间存在法律观点或法律利益冲突,”([a] disagreement on a point of law or fact, a conflict of legal views or of interests between two persons)进一步补充道,“法律观点的冲突并不需要表达出所有可能的法律主张和依据来支持某一立场”(conflict of legal views does not require the expression of all possible legal arguments and grounds in support of one’s position)。依照ICSIDLucchetti v.Peru区分两个争议是否为同一争议的关键因素是标的物是否同一(“the critical element in determining the existence of one or two separate disputes is whether or not they concern the same subject matter.”仲裁庭认为本案很像PCIJPhosphatesin Morrocco在该案中PCIJ区分了争议的实质原因real causesof the dispute)和其假定先前情况或事实的存在、或仅是对先前情况或事实的确认或发展的后续因素“(subsequent factors which either presume the existence or are merely the confirmation or development of earlier situations or facts)而前者比较重要。

 

 

仲裁庭中Pierre Mayer教授和BrigitteStern教授同时担任过类似的ICSIDJan de Nul v. Egypt案的仲裁员。二者两位仲裁员区分了本案与Jan de Nulv. Egypt案。该案中所涉及的BIT条款和本案件非常像,而且该案申请人将该案提交给了当地法院,而该案仲裁庭裁定直到国内法院作出判决之前该案的争议都并不确定(tribunalruled that the dispute had not crystalized prior to the final judgment of thedomestic court)。本案两位仲裁员拒绝适用自己以前的裁判法理,理由是Jan de Nul v. Egypt案涉及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该案当事人主张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违法,而仲裁庭认定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不是国家机关;在第二阶段,该案当事人主张伊斯玛利亚法院作出错误裁判。而在本案中,申请人主张违法的都是国家机关,任何阶段都如此。因此在Jan de Nulv. Egypt案中争议在第二个阶段才发生,而在本案中一开始就发生了。(In the first phase the actor accused of a wrongdoing was the Suez Canal Authority, which as the tribunal observed, was not an organ of the State.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actor accused of a wrongdoing was the Court of Ismaïlia, an organ of the State. By contrast, in the present case all the actors accused of a wrongdoing were organs of the State, which were the same at all stages: the DMO, the MMO and the Regional Court confirming their decisions.

 

仲裁庭的结论是,由于BelmontCEO2005年的时候的信件中就已经预见到了会产生投资方面的诉讼仲裁,因此在该信签署的日期,2015113日即算是BIT项下的争议的日期。(Clearly, the possibility of investment treaty proceedings to challenge the reassignment of Rozmin’s rights was already foreseen and was the subject of correspondence by the CEO of Belmont to a Minister in November 2005. A dispute between Belmont and the Slovak Republic already crystallized with Mr. Agyagos’ letter, which expressly refers to claims by Rozmin’s shareholders against the State unde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on mutu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s (because the shareholders of Rozmin a.s.r.o are foreign companies), which can cause to the Slovak Republic considerable damage in the form of an obligation to compensate damage including the lost profit that will range approximately a t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rowns.” In addition, Mr. Agyagos signed the letter in his two capacities of Executive of Rozmin and President and CEO of Belmont:467

 

仲裁庭认定,斯洛伐克政府机关的一系列都是同一个争议的要素,是争议的实质原因,其特征在于涉嫌夺取Belmont的投资。2009314日之后没有新的国家行为引起或重新固定争议,因此该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而对发生于2012年的斯洛伐克地方矿业管理部门再次将矿区的专有权重新划批给VSK Mining的行为、以及其国家矿业管理部门对此的行政确认行为而言,二者并未改变申请人本身的法律和事实基础,申请人所享有权益的Rozmin公司已于2005年起已由于斯洛伐克政府的决定而在事实上丧失该矿产的实际占有并在法律上丧失了其开采权。再次将矿区的专有权重新划批给VSK Mining以及其国家矿业管理部门对此的行政确认行为不是一个新的争议,而是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出的、当时仍然在继续进行的、开始于2005年的争议的拒绝解决(Contrary to Belmont’s position, the decisions of 30 March 2012 and 1 August 2012 cannot be considered the source of a new dispute; rather, they were a refusal to resolve the ongoing dispute, which arose from the alleged breach in 2005. All the decisions by Slovak authorities that have been mentioned in this arbitration are elements of the same dispute, the main feature of which is the taking of Belmont’s investment. Pursuant to Article 15(6) of the BIT, the relevant time is the time when the dispute arose. It arose with Mr. Agyagos’ letter of 3 November 2005, more than six years befor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BIT.

 

仲裁庭表示,若得出其他结论,将将导致仲裁庭对《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15条第6款无法做出有任何含义和效力的认定,并且进行法律的条条框框和认为设计地绕过条约的限制,其实质上是在扩展条约的属时管辖权,让其适用于条约生效之前3年以上的争议(Since no new State conduct has given rise to a new dispute after 14 March 2009 (or even (re)crystallised an old dispute), the Tribunal must conclude that it lacks jurisdiction over Belmont’s claims. To conclude otherwise would deprive Article15(6) of the Canada-Slovakia BIT from any meaning and effect, and would require the Tribunal to engineer a legalistic and artificial reasoning to bypass this provision, and effectively extend the ratione temporis application of the Treaty to a long-standing dispute dating from well over three years prior to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treaty)。仲裁庭表示,他们不能接受投资者为了通过主张一系列后续事件来获取条约项下的仲裁管辖权利益(The Tribunal does not accept that an investor may invoke the last event in a series of related or similar actions by the State to claim the benefit of the treaty. In the present case, the situation is clear-cut since there has not been a series of (alleged) transgressions by the Respondent, but one (alleged) transgression whose effects have been maintained throughout domestic court proceedings and repeated decisions by the mining authorities.)。

 

5、费用

与一般意义上的败诉方承担费用不同,仲裁庭根据《ICSID公约》第61条第2款裁定,费用按照各50%分摊给每双方。 BelmontEuroGas II均同意按其在Rozmin所持股份的比例承担费用责任。仲裁庭指出,由于本案管辖权问题的复杂性,仲裁庭基于公平原理决定费用承担。申请人并没有不合理地提起仲裁,而基于案件复杂性仲裁庭案件有实际审理。

 

四、Emmanuel Gaillard的不同意见

边裁Emmanuel Gaillard教授不赞叹仲裁庭的多数结论,即仲裁庭对Belmont的主张无管辖权。

1、多数意见对《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156)条的解释有误

Gaillard教授认为多数意见关于《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第15条第(6)款规定的属时管辖权有误。他认为多数意见对Mavrommatis的解释过于简单,将争议简单抽象为“对Rozmin权利的重新划批”(reassignment of Rozmin’srights)。Gaillard教授认为,斯洛伐克政府在《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的生效日期2009314日之后的所作所为对于管辖权而言同样十分重要。

 

此外,Gaillard教授不同意多数意见在第15条第(6)款的对BIT缔约国双方的意图的解释,因为BIT中没有任何内容说缔约国双方在界定管辖权方面的意图是基于“事实”而不是“争议”的;并且,鉴于斯洛伐克政府的后续行为可能产生新的法律效力并改变最初争议的标的和范围,因此Gaillard教授认为这些干预行动依照Mavrommatis案的定义引发了新的争议。

 

2、多数意见依照争议的范围和累计而确定属时管辖权,这是错误的

Gaillard教授主张,争议不仅包括基于被申请人在2005年的行为,而且还包括被申请人从2008年到2012年的一系列行为。因此,该争议涉及2005年发生的事件以及2008年至2012年斯洛伐克机关的行为在国际法上的合法性之集合。

 

Gaillard教授还指出:“只有在争议的所有要素都充分存在之后该争议才有可能真正存在。”(a dispute cannot arise until all of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have fully come into existence)在本案中,有关斯洛伐克机关在2012年的再次划批采矿权是本案争议构成的最终的以及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他不同意多数派的在2009314日这一关键日期之后,斯洛伐克机关没有新的可以引发争议的行为。他的依据是最高法院的裁决“撤销”了该划批行为,因此使得划批行为无效并且没有法律效力。(In considering these three phases, the only tenable conclusion is that, in the end, there was only one legally valid act, issued in 2012, which had the legal effect of reassigning Rozmin’s mining rights to another company and which Belmont could complain of, both prior measures having been annulled. This is a key consideration, as it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certain measures which merely confirm a legal situation that came about in 2005– as argued by the Majority – and, on the other, certain annulled acts that were followed by another act that started producing effects as of 2012.

 

因此,在被申请人于2012年作出最终行为之前,可能已经通过最高法院判决纠正了可能构成违反该条约的情形。然而,在2012年被申请人将采矿权转让给VSKMining以改变其之前的做法时,创造了在那个时间点上的争议,因此仲裁庭对其有管辖权(until the final act of 2012, the Respondent could – and did, through its courts –remedy a situation that could potentially have constituted treaty breaches. By changing its course of conduct and deciding to reassign the mining rights to VSK Mining in 2012, notwithstanding the Slovak Supreme Court’s previous decisions, the Slovak authorities’ conduct created a dispute at that point in time concerning the legality, under the Treaty, of the reassignment of mining rights.)。

 

五、评论

本案涉案矿区价值超过220亿欧元,是一件大案。仲裁庭在管辖权裁决结果上的分歧也较大。EuroGasIIEuroGas I是否可以通过达成的董事会的《联合一致同意决议》而使得两个公司在事实上合并,使得EuroGasII得以作为适格的仲裁当事人提起仲裁这个问题上,仲裁庭的意见是该决议只是形式上同意继续将EuroGasI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与EuroGasII,并不一定实际发生这种效果。而Gaillard教授和多数意见的分歧主要在于《加拿大-斯洛伐克BIT》的适用。

 

然而,在属时管辖权问题上,多数意见认为,争议是申请人在Rozmin权利的重新划批方面而引发的争议,而斯洛伐克当地政府于2005421日,进行了招标程序,将该区批给了另一家斯洛伐克公司(该公司之后被VSKMining吞并)。《加拿大-斯洛伐克BIT》于2009314日生效,条约规定其适用的争议最多到条约生效前3年的争议,而斯洛伐克政府的行为时间(2005421日)与条约生效时间(2009314日)的间隔大于3年,因此《加拿大-斯洛伐克BIT》无法覆盖该争议,因而仲裁庭无管辖权。然而,Gaillard教授对此有异议,他认为,由于条约规定的是“this Agreement shall apply to any dispute which has arisen not more than three years prior to its entry into force”,关键是“争议(dispute)”斯洛伐克政府在2009314日之后所采取的行动只要引发争议对于管辖权而言同样十分重要。原非法招标划批行为发生于2005421日,但后来斯洛伐克最高法院于2011518日判决将该矿划批给VSK Mining非法,而之后斯洛伐克地方政府于2012330日将矿区的专有权重新划批给VSK Mining的违反最高法院判决的行为同样构成争议的一部分,因此仲裁庭具有管辖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三位泰斗仲裁员频繁出现在国际投资仲裁领域,在本案中他们自己区别适用了其自身之前的ICSID裁决,并且内部发生较大分歧。当事人很可能参考之前公开的ICSID案例才选任他们当仲裁员。

 

本案后续情况进展复杂,有新闻报道申请人准备撤裁请求,并且有一家卢森堡公司为此提供第三方资助。在美国方面,犹他州的立法司法方面对本案申请人都有作出有利的决定。申请人对多数决定特别不满的一点在于多数意见无视了2012年斯洛伐克致EuroGas II以及2014年斯洛伐克致Belmont的信件,而在这些信件中斯洛伐克明确表示,在地方法院程序结案之前,争议尚不成立。而且这些信件进一步表示,直到201312月发出“争议通知”(notice of dispute)之前,斯洛伐克并不知道其与Belmont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