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在X v Jemmy Chien [2019] HKCFI 2172一案中,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判决驳回原告申请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在仲裁协议的解释上,法院依照准据法中国内地法进行了解释,并在顺带说理中坚持了英国普通法的合同的字面和文意解释。在公共政策的解释方面,法院重申应该尽可能地将其狭义解释,不去扩张解释。在案件的执行和费用担保方面,即使其中一方在香港无任何资产,但是如果其本身财务状况良好,变现容易的时候,法院不倾向于要求该方提供费用担保。
一、背景介绍
原告申请撤销在香港进行的仲裁(以下简称“仲裁”)。原告是一家英属维京群岛公司,属于X集团的一部分,母公司为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被告Jemmy Chien是中国台湾省居民。
仲裁涉及当事方之间基于《服务协议》而产生的被告作为申请人而原告作为被申请的仲裁。在《服务协议》中被告同意提供产品、营销和与推广服务,以换取从原告出售的产品的客户和购买者那里收取的5%的佣金。根据《服务协议》第7条,当事方同意如果争议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则将所有与《服务协议》有关的争议,根据香港仲裁规则,提交给香港仲裁。在仲裁中,作为原告/申请人要求原告/被申请人支付388,437.09美元和9,325,125.03元人民币以作为原告根据《服务协议》应支付的佣金。仲裁庭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决,判令原告支付所要求的佣金。
在案情实质裁决中,仲裁庭对于原告对其管辖权的异议进行了处理。原告主张原告与被告之间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被告不是《服务协议》的真正当事人,被告以其委托人Philip Chen先生的代理人身份签署该合同。原告主张被告成为《服务协议》的当事人是为了掩盖Chen先生在《服务协议》中的利益,因为Chen先生担任公司副总裁的公司是从原告集团订购产品并将其转售给客户的公司(“第三方”),因此作为中介他有利益冲突,而Chen先生本人履行《服务协议》将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并与Chen先生对第三方的职责产生冲突。被告否认了对原告的主张,坚称他是《服务协议》的真正当事人。据被告称,他只是将履行《服务协议》项下的职责委托给了Chen先生,Chen先生是被告的代理人。被告重申,他有权将《服务协议》的履行委托给Chen先生,因为本合同并不是被告个人服务的合同。
本案中,原告基于以下理由申请撤销裁决:(1)双方之间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2)该裁决与香港的公共政策相抵触。被告反对原告的撤销申请,并进一步根据第73号命令第10A条 RHC申请担保,作为进一步进行撤销原告申请的条件。被告还以原告是在住所地不在香港为基础,要求其提供诉讼费用担保。
二、法院认定
法院认为,裁决无效的论据是在提出担保申请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如Soleh Boneh International Ltd v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Uganda [1993] 2 Lloyd’s Rep 208一案,如果该裁决明显无效,则应休庭而无担保令,而如果裁决明显有效,则应出具立即执行的命令或实质性担保的命令。在无效论证有不同程度的合理性之间,法院必须以关于这一点的初步结论为指导。法院不认为裁决显然无效。
1、仲裁裁决的效力
在仲裁协议这方面,原告作为甲方签署《服务协议》,被告是乙方。《服务协议》中没有提及被告作为任何第三方的代理,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被告以自己的名义签约。
法官同意被告的意见,即《服务协议》的任何规定在当事人的能力或义务方面均没有歧义。
2、仲裁协议的效力
原告依据的事实是,在为当事方执行《服务协议》签字栏的文字将当事人描述为:“甲方:(空白)代表:(空白)”和“乙方:(空白)代表:(空白)。”在“甲方”旁边键入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告名称,并在“代表”旁边签名有签署Kao Ching Shing的甲方代表。被告的签名出现在“乙方”和“代表”旁边的空白处。(在本决定后附加签名。)在此基础上,原告称,被告已作为乙方代表进行了描述并已签字。
依原告主张,表明某人已经作为代表进行签署,即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或代理委托人,这是对其权限的非常有力的指标。本签字条款的格式在公司实体和签署《服务协议》的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被告在“乙方”和“代表人”旁边的空白处签名。原告主张,这表明被告是“代表”。但是,法院认为,从客观上看,这同样意味着被告本人是“乙方”(However, objectively read, it can equally mean that the Defendant was himself “Party B”)。
原告主张,仲裁员错误地认定被告是《仲裁协议》的适当当事人,根本没有考虑被告的签名及其代表的指定,也没有考虑决定被告根据协议各方的能力和“真实身份”的其他事实。
仲裁员在裁决书中给出的理由是,依照《服务协议》的准据法,中国内地法律,被告表面上是协议的真正当事人。仲裁员提到被告人的签字方面没有进行任何资格限制,在序言和签字栏中被称为乙方,《服务协议》中没有任何表明其作为代理人签署或履行协议的能力,并且被告对《服务协议》下承担的义务承担个人责任。(The arbitrator reasoned in the Award on merits that under Mainland law which is the law applicable to the Service Agreement, the Defendant is prima facie the true party to the agreement. The arbitrator referred to the Defendant signing without any qualification as to his capacity, his being stated as Party B in the preamble and the signature block, the absence of any indication in the Service Agreement of his capacity as agent in signing or performing the Agreement, and the fact that the Defendant is personally liable for the obligations assumed under the Service Agreement.)
仲裁员表示,即使适用香港法律,被告也是真正的缔约方。他提到了签字的证据,开具发票和要求支付佣金的方式,以及当事双方之间交换来往的信件和终止通知。他认为,《服务协议》条款规定了对被告施加的明确权利和义务,不得以口头/外部证据(parol/extrinsicevidence)来质疑和否定这些条款。仲裁员在裁决书中还指出,即使接受了口头证据,他对被告未以个人身份签署《服务协议》的证据也不满意。(The arbitrator stated that even applying Hong Kong law,the Defendant was the true contracting party. He referred to the evidence of his signature,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invoices and the requisitions for payment of commission were issued,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ence and the termination notice exchanged between the parties. He considered that parol/extrinsic evidence is not admissible to contradict and negate the terms of the Service Agreement which provide for the expres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mposed on the Defendant. The arbitratoralso stated in the Award that even with the admission of the parol evidence, he was not satisfied on the evidence that the Defendant had not entered into the Service Agreement in his personal capacity.)此外,即使被告以代理人的身份订立了《服务协议》,他也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采取行动并执行《服务协议》,以使原告支付应于当日支付的佣金(even if the Defendant had entered into the Service Agreement as agent, he is entitled in his name to take action and enforce the Service Agreement for the Plaintiff’s payment of the commission due to be paid upon the terms of the Service Agreement for the services rendered thereunder(Bowstead & Reynolds, paras 9-004 to 9-008; Halsbury’s Laws of England(2019) Vol 1 at para 168))。仲裁庭认为,《服务协议》的条款明确规定了对原告和被告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即使原告的说法被接受,相关《服务协议》中规定的服务将由Chen先生而不是被告提供,本案法官也不认为这使得原告和被告之间的仲裁协议不存在,无法执行或无效。原告和被告可以分别同意在服务和付款方面的任何争议都应在原告和被告之间进行仲裁。条款7可以客观地从商业上解释为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协议,即关于双方的行事能力的任何争议均应在双方之间进行仲裁。(Moreover, even if the Plaintiff’s case is accepted, that the services set out in the underlying Service Agreement are to be performed by Chen先生, and not the Defendant, I am not satisfied that renders the Arbit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to be non-existent, unenforceable, or invalid. It is open to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to separately agree that any dispute a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payment therefor is to be arbitrated between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Clause 7 can be objectively and commercially construed to mean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that any dispute as to the capacity in which either of them acted,should be arbitrated between them.)
因此法官判定仲裁裁决、以及仲裁员对于存在仲裁协议的认定上并非显然无效。
3、是否应基于公共政策撤销该裁决
应狭义地解释基于公共政策的撤裁。不执行《服务协议》和基于该协议的作出的任何裁决应与公共政策利益相平衡,以维护当事各方就其争议进行仲裁的协议,促进仲裁裁决的执行以及遵守《纽约公约》承担的执行仲裁裁决的义务。
如果法院接受原告和被告之间存在有效且具有约束力的《服务协议》,则没有理由以《服务协议》为掩盖其他虚假目的为由拒绝执行裁决,以有利于Chen先生避免其行为对案外第三人违反善管义务,而逼迫Chen先生这么做反而是违反香港的公共政策。(If the Court accepts that there was a valid and binding Servic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laintiff and the Defendant, there is no reason to refuse enforcement of the Awards on the ground that the Service Agreement was a sham, to assist Chen in avoi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his acting in breach of his fiduciary duties to the 3rd Party, and that to enforce same would be contrary to public policy in Hong Kong.)
因此法官判定原告不得基于公共政策撤销该裁决。
4、执行裁决的难易程度
原告主张其虽然在香港没有任何资产,但是它所属的集团的主要财产在新加坡、中国内地和其他地方都拥有大量资产,因此裁决的执行在诉讼费用担保的庭审和关于撤裁的实体庭审之间的短暂延迟的结果。在确定是否应需要费用担保时,应将重点放在是否由于延误而增加了在这里执行的难度,因为担保并不能通过要求将资产带到其他司法辖区协助执行进程。在本案中,在听取担保申请的庭审与撤销裁决的实质性庭审之间只有大约3周的时间。原告已缴足的资本为1.2亿美元,2018年原告的资产净值约等于1.85亿美元以及原告在其子公司资本充足。被告辩称,即使原告提到的估值是可靠的,但也变现困难。
法官接受原告意见,即没有证据表明原告对其资产有任何损耗风险,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原告会使用拖延战术,中期审理不会导致裁决的执行更加困难。
5、费用担保
在双方之间交换信件的过程中,原告同意为被告为撤销裁决而提起的这些诉讼费用提供担保。仅在被告根据第73号命令第10A条寻求进一步的担保时,原告才放弃提供担保的协议。
35.由于原告在香港没有资产,因此,如果原告的撤销申请不成立,被告将不得不承担额外的费用,以寻求在海外执行胜诉的费用命令。在法院是否应命令原告为被告的诉讼费用提供担保方面,可以酌情考虑这一因素。
法院命令原告为被告提供费用担保,总额为500,000港元,该笔费用将在7天内付清。原告应支付被告在传票中提出的担保费用的50%,以及在2019年8月30日举行的听证会费用的50%。
三、评论
在本案中,主要问题在于是否可以论证合同一方可以利用虚假形式掩盖真正交易,即论证其中一方属于第三方的代理人因此仅有本人才得收到仲裁协议拘束,而该方作为代理人则不可。法院坚持了英国普通法的合同的字面和文意解释,在没有必要引入口头和外部证据就能解释清楚合同内容的时候则不去画蛇添足。在公共政策的解释方面,法院重申应该尽可能的将其狭义解释。在案件的执行和费用担保方面,即使其中一方在香港无任何资产,但是如果其本身财务状况良好,变现容易的时候,法院不倾向于要求该方提供费用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