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咨询资讯» 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就先决问题的司法审查权范围(印度案例)

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就先决问题的司法审查权范围(印度案例)

201995日,M/S Mayavti Trading Pvt. Ltd. vs Pradyuat Bed Murman一案中,印度最高法院对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先决问题的司法审查范围进行了梳理。印度最高法院指出,在《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前,司法机关在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对先决问题具有广泛的审查权,而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将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先决问题的司法审查范围限缩为审查仲裁协议是否存在,2019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又往前迈出一大步,法院无权审查包括是否存在仲裁协议在内的先决问题。

一、背景介绍

仲裁员指定程序涉及到的先决问题除了包括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之外,还包括索赔是否已失去时效(Stale claims)、当事人是否就涉案争议已达成和解与清偿(Accord and satisfaction having been reached)、法官行使其权力的条件是否存在(Existence of the condition for the exercise of judge’s power)以及仲裁员是否具备相关资格(Qualifications of the arbitrator or arbitrators)等。司法机关是否有权在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就这些先决问题进行审查,可以在多大限度内进行审查?这一问题在印度立法和最高法院的判决中始终存在争议。

二、印度最高法院观点

1. 在《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之前,司法机关在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具有广泛的审查权,除了有权审查是否存在仲裁协议之外,还有权审查其他先决问题。

根据《1996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仲裁员指定程序中的先决问题原本应由仲裁庭决定,然而之后的一系列印度法院判决为首席大法官和其指定法官有权决定先决问题打开了大门。在第116A)条之前,印度法院曾在一系列案件中认为,在仲裁员指定程序中,除了审查是否存在仲裁协议,法院有权审查其他先决问题。例如,SBP & Co. vs. Patel Engineering Ltd. and Anr.(2005) 8 SCC 618一案,印度最高法院判决认为若当事人提出《印度仲裁和调解法》第11(6)条申请,除了审查是否存在仲裁协议以外,法院还应审查包括索赔是否失效以及双方当事人是否就涉案争议达成和解与清偿等先决问题(the Court need not merely confine itself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but could also go into certain preliminary questions such as stale claims, accordand satisfaction having been reached etc)。在ONGC Mangalore Petrochemicals Limited vs. ANS Constructions Limited,20183 SCC 373一案中,最高法院曾就是否已达成和解与清偿这一先决问题进行审查,认为因当事人已就涉案争议达成和解与清偿,不存在可以被仲裁的争议,故驳回了第11条申请(In the circumstances, there was full and final settlement of the claim and there was really accord and satisfaction and in our view no arbitrable dispute existed so as to exercise power under Section 11 of the Act)。

最高法院在最近的Garware Wall Ropes Ltd. vs. Coastal Marine Constructions & Engineering Ltd., (2019 SCCOnLine SC 515)案中指出:在《2015年仲裁与调解法修正案》出台之前,第116)条的判例法经历了一段有跌宕起伏的历史。Konkan Railway Corporation Ltd. v. Mehul Construction Co., (2000) 7 SCC 201案认为,法官根据《1996年仲裁与调解法》第116)条所具有的权力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权,法官或其指定的人在任命仲裁员时行使的不是司法职权。但是,SBP & Co. (supra)案推翻了上述观点,并认为法院根据第116)条指定仲裁员的权力是司法权,而非行政权。SBP & Co. (supra)案的上述立场随后在National Insurance Co. Ltd. v. Boghara Polyfab Pvt.Ltd., (2009) 1 SCC 267一案中得到进一步阐述,该案澄清了仲裁员指定程序中的司法干预范围:

1. 必须由首席大法官或其指定法官决定的问题是:(a)当事方提请的高等法院是否适当?(b)仲裁协议是否存在,以及根据《印度仲裁和调解法》第11条提出申请的当事方是否是仲裁协议的当事方?(The issues (first category) which Chief Justice/his designate will have to decide are: (a) Whether the party making the application has approached the appropriate High Court? (b) Whether there is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and whether the party who has applied under section 11 of the Act, is a party to such an agreement?

2. 首席大法官或其指定法官可以自主决定的问题:(a)索赔是否超过诉讼时效(长期被禁止)?(b)双方当事人是否已就双方的权利义务达成和解或通过支付最终款项而完成交易?(The issues (second category) which the Chief Justice/his designate may choose to decide are: (a) Whether the claim is a dead (long barred) claim or a live claim? (b) Whether the parties have concluded the contract/transaction by recording satisfaction of their mut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 or by receiving the final payment without objection?

3. 首席大法官或其指定法官无权决定,仅由仲裁员专属决定的问题:(a)索赔是否在仲裁条款规定范围内?(b)与仲裁索赔相关的事实问题。(The issues (third category) which the Chief Justice/his designate should leave exclusively to the arbitral tribunal are: (a) Whether a claim falls within the arbitration clause (as for example, a matter which is reserved for final decision of a departmental authority and excepted or excluded from arbitration)? (b) Merits of any claim involved in the arbitration.)”

这些判决为首席法官或其指定人员就大量本可以留给仲裁员解决的初步问题作出决定打开了大门。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法律委员会在其20148月提交的《第246次法律委员会报告》中建议对《1996年仲裁与调解法》进行一系列修改,其中包括建议增加如下规定,即高等法院或最高法院在处理当事人关于指定仲裁员的申请时,审查范围仅限于是否明显存在仲裁协议,而不包括其他问题。该建议即为后来的《2015年仲裁与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

2. 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先决问题的司法审查范围仅限于审查仲裁协议是否存在。

如前所述,根据《第246次法律委员会报告》的建议,《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增加了第11(6A)条规定。该建议被记录在《2015年仲裁与和解法修订草案》所附的《立法目的和理由声明》第6段第4项中。《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规定:“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视情况而定)在审理第(4)款、第(5)款和第(6)款下的申请时,尽管有任何法院的任何判决、裁令或命令,应当将审查限制在是否存在仲裁协议。”(11. (6A)The Supreme Court or, as the case may be, the High Court, while considering any application under sub-section (4) or sub-section (5) or sub-section (6), shall,notwithstanding any judgment, decree or order of any Court, confine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将《246法律委员会报告》与2015年《仲裁与调解法修正案》所附的《立法目的和理由说明》结合起来解读可知,法律委员会认为需要重新审查SBP & Co. (supra) 案与 Boghara Polyfab (supra)案的判决。因此,就第11条而言,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审理第11条第(4)款、第(4)款和第(6)款下的申请时,仅限于审查仲裁协议是否存在,而其他初步问题则留给仲裁庭处理。此外,立法委员会建议,司法机关对仲裁协议是否存在及有效的审查是初步审查,而仲裁协议到底是否存在最终由仲裁庭裁决。同时,司法机关对仲裁协议是否存在、是否有效的初步审查决定是终局且不可上诉的。

3. 2019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删除《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无权审查包括是否存在仲裁协议在内的先决问题。

根据《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6A)条,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有权指定仲裁员,但是该条款被《2019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删除。因此在指定仲裁员的程序中,仲裁员仅由仲裁机构而非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指定,因而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无权审查是否存在仲裁协议(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after the amendment Act of 2019,Section 11(6A) has been omitted because appointment of arbitrators is to be done institutionally, in which case the Supreme Court or the High Court under the old statutory regime are no longer required to appoint arbitrators and consequently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exists)。

删除第11(6A)条并不是为了恢复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之前的法律。删除第11(6A)条的原因可从关于印度仲裁制度化的高级别委员会于2017730日提交的审核报告中找到答案。该报告虽然肯定了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第11条对仲裁员指定程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a)允许除高等法院或最高法院以外的个人或机构指定仲裁员;(b)限制挑战被指定机构的相关决定;(c)要求快速处理第11条下的申请,最好在规定的60天期限内。但是报告同时指出虽然《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在一定程度能加快处理第11条申请的速度,但仍给司法干预留有很大空间,例如最高法院/高等法院仍然保有针对是否存在仲裁协议审查权,这可能会牵涉大量的证据和论据,进而延误仲裁程序。(The amendments still require the Supreme Court / the High Court to examine whether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exists, which can lead to delays in the arbitral process as extensive evidence and arguments may be led on the same.

因此,委员会建议《印度仲裁与调解法》应学习香港和新加坡,仲裁员指定程序无需司法机关广泛介入。例如根据新加坡《国际仲裁法》第9A2)、21)和82)条和《香港仲裁法》第24和第132)条,在当事人未在约定期限内指定仲裁员情形下,都将仲裁机构规定为仲裁员的指定机构,有助于防止司法干预造成仲裁程序的拖延并推动机构仲裁。

为促进仲裁员指定程序的快速进行,委员会进一步建议对《印度仲裁和调解法》第11条进行如下修订:就国际商事仲裁而言,仅由最高法院指定的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而就国际商事仲裁以外的其他仲裁而言,则仅由高等法院指定的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而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都无权决定是否存在仲裁协议。

三、评析

观察印度立法针对仲裁员指定程序先决问题司法审查权限的态度可以发现,仲裁程序前的司法干预呈现不断限缩的趋势,对仲裁越来越友好。在《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之前,根据印度判例法,司法机关在仲裁员指定程序中对先决问题具有广泛的审查权;自《2015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起,司法机关在仲裁员指定程序的审查范围仅限于是否存在仲裁协议;而2019年印度仲裁和调解法修正案》使得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无权审查包括是否存在仲裁协议在内的先决问题。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司法干预造成仲裁程序的拖延,值得肯定也值得借鉴。